苏州张家港市2011~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末测试卷
2012苏州张家港初三数学中考试卷模拟答案
班级_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成绩_____
一、选择题:(本大题共、10小题,每小题3分,共30分)
1.在实数π、 、 、sin30°,无理数的个数为( )
A.1 B.2 C.3 D.4
2.若二次函数y=ax2+bx+c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:
x -7 -6 -5 -4 -3 -2
y -27 -13 -3 3 5 3
则当x=1时,y的值为 ( ) A.5 B.-3 C.-13 D.-27
3.已知线段AB=7cm.现以点A为圆心,2cm为半径画⊙A;再以点B为圆心,3cm为半径画⊙B,则⊙A和⊙B的位置关系是( )
A.内含 B.相交 C.外切 D.外离
4.如图,在四边形ABCD中,E、F分别是AB、AD的中点,若EF=2,BC=5,CD=3,则tanC等于
A. B. C. D.
(第4题) (第7题)
5.关于x的方程 的根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( )
A . k 为任何实数,方程都没有实数根
B . k 为任何实数,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
C . k 为任何实数,方程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
D. 根据 k 的取值不同,方程根的情况分为没有实数根、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和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三种
6.已知AC⊥BC于C,BC=a,CA=b,AB=c,下列选项中⊙O的半径为 的是( )
7.如图,⊙O的半径为2,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,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,PB切⊙O于点B,则PB的最小值是( )
A. B. C. 3 D.2
8.若x1,x2(x1 <x2)是方程(x -a)(x-b) = 1(a < b)的两个根,则实数x1, x2 ,a, b的大小关系为 ( )
A.x1<x2<a<b B.x1<a<x2<b C.x1<a<b<x2 D.a<x1<b<x2
9.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(0≤x≤3)如图所示.关于该函数在所给自变量取值范围内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有最小值0,有最大值3 B.有最小值-1,有最大值0
C.有最小值-1,有最大值3 D.有最小值-1,无最大值
10.如图,抛物线y = x2 + 1与双曲线y = k x的交点A的横坐标是1,则关于x的不等式 k x + x2 + 1 < 0的解集是 ( )
A.x > 1 B.x < −1 C.0 < x < 1 D.−1 < x < 0
二、填空题:(本大题共8小题?每小题3分,共24分.)
11.已知 为有理数, 分别表示 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,且 ,则 。
12.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x1=-2,x2=1(a,m,b均为常数,a≠0),则方程 的解是 。
13.如图,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(-1,0),(1,-2),该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,则AC长为 .
(第14题)
14.如图,测量河宽AB(假设河的两岸平行),在C点测得∠ACB=30°,D点测得∠ADB=60°,又CD=60m,则河宽AB为 m(结果保留根号).
15.如图,点E(0,4),O(0,0),C(5,0)在⊙A上,BE是⊙A上的一条弦,则tan∠OBE= .
16.如图,圆锥的底面半径OB为10cm,它的展开图扇形的半径AB为30cm,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a的度数为____________.
17.如图,在Rt△ABC中,∠C=90°,∠A=60°,BC=4cm,以点C为圆心,以3cm长为半径作圆,则⊙C与AB的位置关系是 .
(第18题)
18.如图,是二次函数 y=ax2+bx+c(a≠0)的图象的一部分,给出下列命题 :①a+b+c=0;②b>2a;③ax2+bx+c=0的两根分别为-3和1;④a-2b+c>0.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.(只要求填写正确命题的序号)
三、解答题:(本大题共10小题,共76分)
19.(本题满分6分) 求 的值.
20.(本题满分6分)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2+2x+k+1=0的实数解是x1和x2。
(1)求k的取值范围;
(2)如果x1+x2-x1x2<-1且k为整数,求k的值。
21.(本题满分6分) 张家港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,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,购房者持币观望,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加快资金周转,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,决定以每平方米4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。
(1)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。
(2)某人准备以开盘价均价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,开发商给予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:①打9.8折销售;②不打折,一次性送装修费每平方米80元,试问哪种方案更优惠?
22.(本题满分6分) 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,点C在FD的延长线上,AB∥CF,∠F=∠ACB=90°, ∠E=45°,∠A=60°,AC=10,试求CD的长.
23.(本题满分8分)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-2(k-1)x+k2=0有两个实数根x1,x2.
(1)求k的取值范围;(3分)
(2)若 ,求k的值. (5分)
24.(本题满分8分) 已知函数y=mx2-6x+1(m是常数).
⑴求证:不论m为何值,该函数的图象都经过y轴上的一个定点;
⑵若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,求m的值.
25.(本题满分8分) 已知:如图,在△ABC中,BC=AC,以BC为直径的⊙O与边AB相交于点D,DE⊥AC,垂足为点E.
⑴求证:点D是AB的中点;
⑵判断DE与⊙O的位置关系,并证明你的结论;
⑶若⊙O的直径为18,cosB = ,求DE的长.
26.(本题满分9分) 已知抛物线 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.
(1)求c的取值范围;
(2)抛物线 与x轴两交点的距离为2,求c的值.
27.(本题满分9分) 如图(1),矩形ABCD的一边BC在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,折叠边AD,使点D落在x轴上点F处,折痕为AE,已知AB=8,AD=10,并设点B坐标为(m,0),其中m>0.
(1)求点E、F的坐标(用含m的式子表示);(5分)
(2)连接OA,若△OAF是等腰三角形,求m的值;(4分)
(3)如图(2),设抛物线y=a(x-m-6)2+h经过A、E两点,其顶点为M,连接AM,若∠OAM=90°,求a、h、m的值. (5分)
28.(本题满分,10分)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,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一个动点,以P为圆心的圆始终与y轴相切,设切点为A.
(1)如图1,⊙P运动到与x轴相切,设切点为K,试判断四边形OKPA的形状,并说明理由.
(2)如图2,⊙P运动到与x轴相交,设交点为B,C.当四边形ABCP是菱形时:
①求出点A,B,C的坐标.
②在过A,B,C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,使△MBP的面积是菱形ABCP面积的 .若存在,试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M点的坐标,若不存在,试说明理由.
答案
1B 2D 3D 4B 5B 6C 7B 8B 9D 10D
11 12x1=-4,x2=-1 13 3 14 30 . 15120° 16 17相交 18①③.
19
20(1)k≤0(2)-2<k≤0 ∵ k为整数 ∴k的值为-1和0.
21解:(1)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x,则 6000(1-x)2=4860 解得:x1=0.1 x2=1.9(舍去)
∴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10%
(2)方案①可优惠:4860×100×(1-0.98)=9720元
方案②可优惠:100×80=8000元 ∴方案①更优惠
22 解:过点B作BM⊥FD于点M.在△ACB中,∠ACB=90°, ∠A=60°,AC=10,
∴∠ABC=30°, BC=AC tan60°=10 ,∵AB∥CF,∴∠BCM=30°.
∴
在△EFD中,∠F=90°, ∠E=45°,∴∠EDF=45°,∴ .
∴ .
23解:(1)依题意,得 即 ,解得 .
(2)依题意可知 .由(1)可知 ∴ ,即
∴ 解得 ∵ ,∴
24⑴当x=0时, .所以不论 为何值,函数 的图象经过 轴上的一个定点(0,1).
⑵①当 时,函数 的图象与 轴只有一个交点;
②当 时,若函数 的图象与 轴只有一个交点,则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,所以 , .
综上,若函数 的图象与 轴只有一个交点,则 的值为0或9.
25(1)证明:连接CD,则CD , 又∵AC = BC, CD = CD, ∴ ≌
∴AD = BD , 即点D是AB的中点.(2)DE是⊙O的切线 .
理由是:连接OD, 则DO是△ABC的中位线,∴DO∥AC , 又∵DE ;
∴DE 即DE是⊙O的切线;
(3)∵AC = BC, ∴∠B =∠A , ∴cos∠B = cos∠A = , ∵ cos∠B = , BC = 18,
∴BD = 6 ,∴AD = 6 , ∵ cos∠A = ,∴AE = 2,在 中,DE= .
26【解】(1)c< (2)设抛物线 与x轴的两交点的横坐标为 ,
∵两交点间的距离为2,∴ ,由题意,得
解得 ∴c= 即c的值为0.
27解:(1)∵四边形ABCD是矩形,∴AD=BC=10,AB=CD=8,∠D=∠DCB=∠ABC=90°.
由折叠对称性:AF=AD=10,FE=DE.在Rt△ABF中,BF= .∴FC=4.
在Rt△ECF中,42+(8-x)2=x2,解得x=5.∴CE=8-x=3.∵B(m,0),∴E(m+10,3),F(m+6,0).
(2)分三种情形讨论:若AO=AF,∵AB⊥OF,∴OB=BF=6.∴m=6.若OF=AF,则m+6=10,解得m=4.
若AO=OF,在Rt△AOB中,AO2=OB2+AB2=m2+64,∴(m+6)2= m2+64,解得m= .
综合得m=6或4或 .
(3)由(1)知A(m,8),E(m+10,3).依题意,得 ,解得
∴M(m+6,﹣1).设对称轴交AD于G.∴G(m+6,8),∴AG=6,GM=8-(﹣1)=9.
∵∠OAB+∠BAM=90°,∠BAM+∠MAG=90°,∴∠OAB=∠MAG.
又∵∠ABO=∠MGA=90°,∴△AOB∽△AMG.∴ ,即 .∴m=12.
28解:(1)∵⊙P分别与两坐标轴相切, ∴ PA⊥OA,PK⊥OK.
∴∠PAO=∠OKP=90°.
又∵∠AOK=90°, ∴ ∠PAO=∠OKP=∠AOK=90°.
∴四边形OKPA是矩形.
又∵OA=OK, ∴四边形OKPA是正方形.
(2)①连接PB,设点P的横坐标为x,则其纵坐标为 .
过点P作PG⊥BC于G.
∵四边形ABCP为菱形,
∴BC=PA=PB=PC.
∴△PBC为等边三角形.
在Rt△PBG中,∠PBG=60°,PB=PA=x,
PG= .
sin∠PBG= ,即 .
解之得:x=±2(负值舍去).
∴ PG= ,PA=BC=2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分
易知四边形OGPA是矩形,PA=OG=2,BG=CG=1,
∴OB=OG-BG=1,OC=OG+GC=3.
∴ A(0, ),B(1,0) C(3,0)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分
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:y=ax2+bx+c.
据题意得:
解之得:a= , b= , c= .
∴二次函数关系式为: 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分
②解法一:设直线BP的解析式为:y=ux+v,据题意得:
解之得:u= , v= .
∴直线BP的解析式为: .
过点A作直线AM∥PB,则可得直线AM的解析式为: .
解方程组:
得: ; .
过点C作直线CM∥PB,则可设直线CM的解析式为: .
∴0= .
∴ .
∴直线CM的解析式为: .
解方程组:
得: ; .
综上可知,满足条件的M的坐标有四个,
分别为:(0, ),(3,0),(4, ),(7, ).
解法二:∵ ,
∴A(0, ),C(3,0)显然满足条件.
延长AP交抛物线于点M,由抛物线与圆的轴对称性可知,PM=PA.
又∵AM∥BC,
∴ .
∴点M的纵坐标为 .
又点M的横坐标为AM=PA+PM=2+2=4.
∴点M(4, )符合要求.
点(7, )的求法同解法一.
综上可知,满足条件的M的坐标有四个,
分别为:(0, ),(3,0),(4, ),(7, ).
解法三:延长AP交抛物线于点M,由抛物线与圆的轴对称性可知,PM=PA.
又∵AM∥BC,
∴ .
∴点M的纵坐标为 .
即 .
解得: (舍), .
∴点M的坐标为(4, ).
点(7, )的求法同解法一.
综上可知,满足条件的M的坐标有四个,
分别为:(0, ),(3,0),(4, ),(7, ).